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與其一窩蜂搶購口罩,董氏基金會呼籲,牢記正確的洗手時機和步驟,是預防傳染病(病菌、病毒)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方法,只要花30秒時間就可以做到。
洗手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疫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正確洗手是最簡單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包括普通感冒、流感、冠狀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輪狀病毒、A型肝炎、桿菌性痢疾和傷寒等呼吸道症狀和感染性腹瀉,甚至連容易造成不孕症的塑化劑等環境賀爾蒙,都可以藉由「正確洗手」有效減低危害。
延伸閱讀:腸病毒來勢洶洶!醫師警告:5個洗手時機你一定要知道
6時機點更需要洗手
許惠玉提醒,平日就應確實注意以下洗手時機,以減低病菌、病毒和環境賀爾蒙危害,防疫期間尤為重要:
吃東西前:
避免手上的病菌接觸到餐具和食物而帶入口中,每間餐廳都應有洗手設備。
如廁後:
洗去尿液或糞便,及掀馬桶蓋、沖水、開關門時沾染到的病菌。
咳嗽捂口或用衛生紙擤鼻涕後:
避免雙手沾染的分泌物和病菌傳播。
延伸閱讀:噁!男性上廁所不洗手 結果害慘另一半…
進出醫院時:
進入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入醫院,以保護抵抗力弱的病患;離開醫院前先洗手,避免將病菌帶回家中。
接觸嬰幼兒前:
保護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易受感染。
外出返家時:
特別是有新生兒的家庭應洗手、換衣物以隔絕由外帶回的病菌。
延伸閱讀:買不到酒精?居家環境消毒,自己調配「消毒水」也有效

示意圖/TVBS
花30秒洗手
洗手口訣是「內外夾弓大力腕」,步驟應牢記濕搓沖捧擦,搓洗範圍包括手掌、指頭、指縫、手背和手腕,至少20至30秒,差不多兩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並擦乾雙手。
董氏基金會再次呼籲,洗手亦是同樣重要的防疫關鍵!一般健康民眾與其一窩蜂搶口罩、花大錢嘗試各式各樣的偏方,不如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才是最簡單、有效又經濟的自保良方。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