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腹瀉是大腸癌嗎?消化權威警告:中年後出現3症狀 恐是大腸癌警訊
你總是經常腹瀉、拉肚子嗎?有可能是腸躁症或大腸癌的警訊。大腸癌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逾10年,人人聞癌色變,該如何分辨大腸癌與腸躁症呢?
如何分辨大腸癌與腸躁症?
大腸急躁症是胃腸功能障礙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胃腸疾病。表現出來的症狀如下:早晨一起床或剛用過早餐不久即感覺下腹疼痛,必須向廁所報到,而排便後症狀立即消失無蹤,回復正常。
別人每天都可以規則的看到自己的糞便,可是自己常常盼不到,往往3、4天才來一次,有時候一整個禮拜不見排便也是常有的事;這些場景是不少人的親身遭遇,也就是「大腸急躁症」。
大腸急躁症的成因很多,包括不當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常見的飲食因素包括:乳製品、蘇打飲料、辛辣冰冷刺激食物、暴飲暴食習慣。另外,過多的精神壓力、熬夜、睡眠不足等,均會加重症狀發作。
大腸直腸癌可能與大腸急躁症存在相同的症狀,要診斷大腸急躁症,除了靠大腸鏡來排除大腸內有長了腫瘤之外,還得利用其他各式各樣不同的檢查來幫忙。
大腸急躁症並不會轉為大腸癌,但是可能會有長期反覆性的症狀。如果在中年以後才出現症狀:血便、體重下降、貧血等就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訊。要盡快就醫檢查,以免耽誤了治療大腸癌的黃金時間。
延伸閱讀:7種腸癌必知症狀!醫師以為血便是痔瘡 確診竟直腸癌第4期
大腸急躁症 排便不規律
腸胃是很情緒化的器官,異常的情緒或壓力會讓腸道機能失衡,腸躁症全名為大腸急躁症,就是因為環境、腸胃健康或精神狀態… 等原因,導致腸道功能異常,臨床的表現非常多元,如:蠕動力過強或過弱、腸胃太敏感,甚至神經系統出問題,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反覆的發作長期下來還是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
一般而言,腸躁症可分成3型:腹瀉型、便祕型及混和型(便秘及腹瀉交替發生),無論是哪一型的排便異常,不論腹瀉或便秘也相同,可能出現在大腸癌的患者身上,以至於2個成因完全不同的腸胃道疾病,在臨床上有時候非常難以區分。
腸躁症 不會血便、體重減輕
幾個判斷重點就在於有沒有血便、是否有夜間腹瀉的症狀、體重減輕及大腸癌的風險評估,腸躁症一般不會有血便的情形,所以民眾可以觀察是否有解出暗紅色的血便,必要時甚至到醫院做糞便潛血的檢查。
延伸閱讀:糞便潛血檢查正常但伴隨5症狀 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
另外,腹瀉型的腸躁症,常常便意說來就來,但只要排出後,症狀通常就會好一點,而且經常發生在早晨而非夜間,如果腹瀉多半發生在夜間,且常常會有解不出來的悶痛感,甚至伴隨著血便,則比較不像是單純腸躁症型的腹瀉,腸躁症也不大會以體重減輕來表現。
最後,就是大腸癌的風險評估,如大於50歲、家族有大腸癌病史及過去有大腸息肉病史等就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若有以上情況還是建議要趕緊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延伸閱讀:如果每個病人能提早發現...與大腸癌為伍11年暖醫鄭屹喬「發自內心的忠告」
◎ 本文摘自/《SAY NO TO 大腸癌:一次破解腸癌迷思,讀懂預防與治療方法,擁抱無癌快活人生!》林肇堂等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喝牛奶拉肚子不一定是乳糖不耐症!營養師3招教你化解「牛奶加熱」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