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藝人康康才驚傳差點中風,又發生石頭卡輸尿管! 醫:40-60歲男女,夏天超容易!

羅以容 報導 2021/08/02 16:36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藝人康康去年3月透露有心血管疾病,若再惡化恐怕會中風,後來他聽從醫師建議,開始調整生活作息,每天也開始運動,病情才逐漸控制下來,豈料最近又因為水喝太少,導致腎結石卡在輸尿管,痛了一整晚,幸好在醫師的治療下,已無大礙。

 

康康在臉書發文表示「每日跑步流太多汗,卻沒有補充水分。腎結石的石頭卡在輸尿管下不來。我的媽呀!痛死我了,痛了一個晚上到診所打了兩針。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謝謝醫師的救命之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結石常見症狀:血尿、腹部劇烈絞痛、會陰痛等

萬芳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賴宗豪表示,會發生腎結石,最主要是因為尿液中的晶體物質濃度過於飽和,大概有8成以上的人是草酸鈣導致。腎結石通常沒有任何的症狀,但如果結石太大顆,會出現腰痠。而當腎結石掉至輸尿管、膀胱、尿道等,統稱為泌尿道結石,常見血尿、腹部劇烈絞痛,及會陰痛;如果結石掉到太下方,有些男性會出現睪丸痛,另外輸尿管結石有時候也會有頻尿感。

 

不論男女都有「結石」危機

夏天是泌尿道結石好發的季節,根據賴宗豪臨床觀察,夏天發作機率幾乎是冬天的2-3倍,主要是因為夏天氣溫高、排汗多、水分補充太少,排尿少。

看更多:疫情警戒時結石發作該就醫嗎?1量表供評估,多喝水運動、少糖鹽可預防

 

賴宗豪說,結石好發年齡為40-60歲,原本以男性居多,但隨著飲食西方化,男女比例已趨近1:1。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也很容易發生,這是因為停經後女性荷爾蒙缺乏,影響了鈣的吸收。

看更多:更年期女性是骨鬆大戶?存骨本必知2個神隊友

 

賴宗豪說,如果腎結石小於0.5公分,也許多喝水,結石有7-8成機率可以自行排除;但結石超過0.5cm,可能較易造成血尿、疼痛及感染等,就可考慮以體外震波碎石術,逆行性腎內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等方式治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不會痛的才恐怖!老翁輸尿管結石不理會恐要洗腎 5種人「對痛不敏感」要注意

 

每日排尿量須超過2000cc,透明無色的尿最佳

賴宗豪也提醒,有些人害怕結石,會避免攝取鈣類,但根據研究顯示,最好還是均衡補充鈣類、草酸為宜,結石最主要的預防仍以「多喝水、多排尿」為主。每日排尿量須超過2000cc,如果很難估算尿液量,可依顏色判斷,以透明無色的尿液為主,如果是深黃色,就是濃度太高!

 

◎ 圖片來源/翻攝自康康臉書
◎ 諮詢專家/賴宗豪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