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專家防疫論壇/台灣該如何從清零走向病毒共存?公衛專家給出解答

羅以容 報導 2022/04/13 13:2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本土病情不斷飆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邊境政策一定會鬆綁,但也會跟世界各國一樣與病毒共存。而台灣打算與病毒共存的新方向中「清零重症、控制輕症,以減災為目標」,這與各國跟病毒共存的政策有何不同?又會面對那些不同挑戰?

 

TVBS今(13)日舉辦【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討論台灣的防疫挑戰,共邀請柏克萊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長呂淳祺、史丹佛醫學院教授王智弘、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等專家連線討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清零走向共存4大重點「接種疫苗、新冠分級醫療、科技防疫、善用科學」

呂淳祺表示,台灣從清零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要小心謹慎四個重點,第一要達到100%疫苗接種,越多人接種疫苗就會看到越少重症、住院及死亡,因此讓所有長者及高危險族群完成接種是首重之重。第二是建立新冠病例的分級醫療系統,並非每位新冠病人都需要在醫院治療,而是輕微患者可居家接受治療。第三則是要善用科學、科技防疫,包括廣泛運用檢驗、科學支持公共衛生預防及控制。第四是善用科學、科技幫忙開放國際旅行及商業活動。

 

將新冠肺炎轉為健保給付,確診者在家也可受到妥善照顧

詹長權指出,新冠肺炎已盛行2年多,他認為目前目標不是清零,而是感染越低越好。且政府每個月也要逐步告訴人民,社會解封、邊際解封將要怎麼做,如醫療、工作、學業等,也應與地方政府合作講清楚,讓人民有所遵循,且在一定風險下安全開放,跟過去整體清零不同,要不要再看確診數字、要不要再開疫情說明會也都要考慮,並且應多花時間推動大規模接種疫苗,唯有將全體免疫建構完整,才有可能與病毒共存。

 

台灣本來就有很好的開業醫、診所、地區醫院、醫學中心,過去因清零政策,將輕症及重症放在醫學中心負壓病房、重症病房,現應轉變為居家為主,健保署只要將新冠肺炎變成健保給付疾病,從篩檢、治療、住院都有配合模式,就可啟動健保體系,讓確診者在家受到妥善照顧。

 

減災3作法「疫苗、口罩、社交距離APP」

王智弘則提出,Omicron傳染速度相當快「也已經回不去了」,如何減災及控制才是關鍵,清零政策已過時。他並認為,要將疫苗接種率提高,接種疫苗就像開車繫安全帶,雖然不能預防車禍但可以保護自己。另外,最近病毒尚在流行,仍要隨時準備口罩配戴。Omicon傳染率強、致死率相對減少,傳染力呈指數性成長,而減災目標是讓曲線變平,曲線變平後醫療院所才不會崩潰,所以要計算ICU數量及ICU分布。

 

台灣也應考慮小學生接種疫苗,小學生重症機率雖然較少,但感染就會把病毒帶回家。另外以科技防疫,如台灣社交距離APP,英國也有推出相關APP,約有50%民眾下載,當中70%民眾確診後願意告訴別人,讓曾經接觸過的人也都知道,每多1%的使用者下載使用APP,疫情就會往下降1%;且APP通知和電話通知不同,電話通知的是親友,但APP通知皆為不認識者,當疫情快速成長,確實需要使用科技防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共存可以群體免疫為概念

何美鄉則認為,其他專家所提的清零到共存步驟做法都非常同意,唯有一點「確診人是越少越好?」她認為不是確診數越低就越好,建議改以「群體免疫」概念,思考如每人勢必要感染Omicron,何時被感染才是最好。

 

看更多:
本土疫情封不住?從清零到共存,台灣有哪些挑戰?世界級公衛專家揭關鍵
專家防疫論壇/疫情狂燒勢必染疫?何美鄉曝「確診黃金期」可提高病毒抗體
專家防疫論壇/幼童染疫風險高 該接種疫苗嗎?專家曝4大後遺症!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圖片來源/TVBS提供
◎ 諮詢專家/呂淳祺院長、王智弘教授、詹長權教授、何美鄉研究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親子防疫/小孩打疫苗非零風險…染疫住院童近7成有這種病 何美鄉強烈籲慢性病兒童接種
icon
2022-05-04 14:50:16
延伸閱讀
台灣疫情何時休?何美鄉:7月可望緩慢下降
icon
2022-05-25 13:18:14
延伸閱讀
本土疫情封不住?從清零到共存,台灣有哪些挑戰?世界級公衛專家揭關鍵
icon
2022-04-12 12:00:00
延伸閱讀
專家防疫論壇/疫情狂燒勢必染疫?何美鄉曝「確診黃金期」可提高病毒抗體
icon
2022-04-13 15:35:35
延伸閱讀
3招避免長新冠!維生素D能預防確診後遺症?腦霧、疲勞、胸悶 何美鄉博士來教你
icon
2022-06-14 16:50:00
延伸閱讀
大師講堂/何時能回復正常生活?陳培哲院士:做好4件事與新冠病毒共存
icon
2021-10-26 14:50:00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