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到院前心肺停止還有機會救回?「目標體溫管理」保住一命

梁萱琪 整理 2022/10/03 18:0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44歲的瞿先生因平常忙於工作,常加班熬夜與習慣外食,也沒時間運動。有一天,洗完澡準備休息的他突然無預警昏厥,送醫時心肺功能停止,急救後檢查發現,瞿先生的3條冠狀動脈都有狹窄病灶,考量病人持續意識不清,醫師於心導管放置術後,在他身上裝置「低體溫療法」儀器,施行「目標體溫管理」,2周後患者心肺功能趨於穩定,移除葉克膜,平安出院。

看更多:感染BA.5了沒?戴「這種手錶」竟可提早2天知道!醫說:家有2種人最需要戴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目標體溫管理」可降低感染避免腦部發炎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詹仕戎說明,當遇到患者到院前就心肺功能停止,急診醫護人員進行心肺復甦急救,再由心臟血管外科替病人裝置體外心肺循環輔助,穩定生命徵象,只要確定不是腦出血造成的昏迷,就會將病人送到心導管室找尋可能的病因,決定治療方針。

 

許多民眾並不知道,在治療完病灶後,醫療團隊會針對心跳休止、經急救復甦的病人施行「目標體溫管理」,透過低體溫療法,降低感染情事。當人體在休克時,體溫會產生變化,讓體內細胞也休克缺氧壞死而產生發炎物質,進而造成腦部損傷。

 

另外,詹仕戎指出,腸道菌叢也可能在休克後位移,引起潛在的感染發炎。因此當病患的生命徵象在體外心肺循環輔助穩定後,第2關就要當心病患是否有感染的問題,避免腦部產熱,加重腦部傷害。所以體溫管理的目的就在降溫,不讓人體發燒,避免腦部發炎影響日後神經學功能。

看更多:打疫苗前突然發燒!9歲童急性鼻竇炎 嚴重恐影響視力

 

先降溫24小時再回溫

詹仕戎解釋,一般而言,進行「目標體溫管理」會先將病人的體溫降低到攝氏33度,持續24小時再緩慢回溫,而後將體溫調控維持在36度,讓生理狀態回到原本的樣子,最後視病人的情況選擇移除低溫導管的時間。

 

以瞿先生為例,送至加護病房後,第1天醫療團隊讓他的體溫控制在33度,24小時後緩慢回溫至36度,6天後,低體溫療法儀器移除,又過了4天,醫療團隊評估病人心肺功能趨於穩定,拔除葉克膜,瞿先生漸漸恢復意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他血壓飆破200緊急掛急診!中醫曝3作法成功逆轉高血壓 1食物絕對不要碰

 

體溫管理儀器選擇有2種 並非所有病患適用

目前臨床可用來降低體溫的儀器有「靜脈置入導管式」和「體外貼片式」2種,前者可在心導管室施行,在做心導管檢查時,同時置放1條經皮從股靜脈進入到下腔靜脈的低溫導管,導管上有氣球,透過機器以低溫的生理食鹽水循環經過氣球,在下腔靜脈中氣球接觸血液來降低血液溫度,進一步降低全身體溫;體外貼片式則是在兩側軀幹和大腿,貼上共4個大貼片,利用傳導降溫,適用於未執行侵入性導管檢查的病患。

 

詹仕戎提醒,儘管醫學日益進步,到院前心肺停止的病人有機會轉危為安,並透過目標體溫管理,保護患者神經學的功能,但也非所有病患都適用目標體溫管理,若是末期病人、嚴重外傷、嚴重休克或凝血功能異常者都不適合,處理方式仍要由醫療團隊進行專業評估。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北慈濟醫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安倍晉三遭槍擊不治!日本在位最久的友台首相,曾過勞吐血、因「這病」退位
icon
2022-07-08 16:56:00
延伸閱讀
最強排濕!醫大推「曬背法」連續曬7天 新冠確診居隔曬背好更快!
icon
2022-07-08 12:55:25
延伸閱讀
荔枝不要空腹吃!吃荔枝補維生素C降血壓、促代謝 「超過這顆數」當心血糖、血脂飆高
icon
2022-07-08 13:17:02
延伸閱讀
高血脂引發心血管疾病!降三酸甘油酯怎麼吃?這2招快學起來
icon
2022-07-08 13:29:49
延伸閱讀
5個讓你破財的浴廁風水!濕氣、黴菌也會影響氣場 專家教你化解法迎好運
icon
2022-07-08 14:00:00
延伸閱讀
本土個案降至3萬例!確診死亡增131例 20多歲男未打疫苗死亡
icon
2022-07-08 14:20:00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