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進行中 小心!你的父母正在失能……
當家中有了慢慢走向老、衰、病的雙親,他們也許不想讓子女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一方面又想在兒女面前維持良好的狀態,可能出於體諒,又或是並非刻意的隱瞞,只是子女跟父母在生活、互動上,因各自的生活圈而不再有緊密的連結,子女也沒有察覺出異狀,大部分的時候裡,父母都呈現良好的狀態,所以無法看見問題的癥結點。
因此,兒女覺得爸媽還有很強的自理能力,可以自己出門、買物、看醫生等。
示意圖/TVBS
遺失健保卡,察覺父母的功能退化
臨床上有個例子,一位老人家在一個早上的門診,敲了某醫師門診N次門。
「我的健保卡忘在診間了!可以還給我嗎?」老人家堅持地說。
「老伯伯,您今天根本沒有掛我門診的號喔!」醫師耐心地回答他。
可是老人家仍然持續地敲門,變成干擾了醫生看病的現場。
老人家一直堅持要找健保卡,後來查了就診紀錄才發現,他的確曾經在某一天,在那一個診間看過病,自從那一次看過病之後,他的健保卡就不見了,所以才想要去那個地方找健保卡。
後來找來找去,才發現老人家的健保卡早已遺失許多天了,可是他不知道,也想不起來,於是以自己認定的地方開始找起。
但是診間會隨著日期調整,今天這個地方是這個科別,明天可能就換成另一個醫生的門診,但他已經認定了就是這個診間,對於老人家而言,已經認定的事並不容易改變。
老人並非固執,而是「認知」就是如此
大部分的人找不到健保卡、身分證,最快的解決方法應是趕快掛失,同時補行辦理,就解決了問題,可是老人家,沒辦法聯想到其他的解決方式,只是想要趕快把健保卡找出來。
他認為既然丟掉了那只要找到健保卡,問題就處理完了。
所以,我們常常認為老人家有的時候相當固執,其實不是原本個性如此,而是他們的認知就是如此。
後來的處理方式,就是說服他重新辦卡,「如果在找不到的情況下,我們先用暫代的健保卡好不好?」
其實,他的其他功能都很好,填寫申請資料都沒問題,只在於那個環節過不去,導致解決問題的能力出了差錯。
之後,我先跟老人家說:「我幫你打個電話,提醒子女記得幾天之後要來領新的健保卡。」另一方面也跟子女說:「郵局擔心寄到家裡面,簽名會有問題,因此請你們帶老人家過來領卡。」與子女溝通的同時,也婉轉地讓他們知道老人家已經有了一些狀況了。
這個時候他們的家庭裡,可能就會開始面臨現實層面的問題,因為中年子女大多需要在固定時間上下班,當然會期待長輩的自主能力完整,兒女越不需要擔心越好。
目前的社會福利可以連接長照、社會資源,所以當父母達到一定程度的年紀,可以開始預先蒐集、留意一些社區資源,包括老人家的日間照顧,當長輩漸漸發生輕微的失能症狀,例如早期失智,造成定向感、時間認知上的退化,就能讓老人家前往日間照護。
因此,兒女們一旦接收到父母生活功能開始需要有人加以協助時,正可以為往後的照顧、陪伴之路,開始做準備。
◎本文摘自/《當父母老後……》蔡惠芳社會工作師著
◎記者/曾金月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相關文章
壓垮照顧者的最後一根稻草:父母臥病在床,親自照顧才是「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