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症狀有哪些?糖尿病併發症和常見問題一次看
糖尿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以前稱作「消渴症」,因為患者生活富裕、營養過剩,因此又有「富貴病」之稱,在現今並非富貴人家專有。血糖控制不良會衍生許多不可逆的併發症。糖尿病症狀有哪些?該如何預防?整理如下。
糖尿病症狀有哪些?「三多一少」最常見
糖尿病最明顯的症狀是「三多一少」,但糖尿病初期很多人都難以察覺,若已有糖尿病卻沒有積極治療,症狀會隨著病程演變而加重,甚至出現慢性的併發症,當中有些不可逆或難以根治;若接受積極治療,有部分症狀可消除或停滯、不繼續惡化。有些患者因為出現症狀,感到異常而就醫檢查才確診,有些人可能不覺有異,等症狀惡化,送醫急救才被診斷出來。
常見的糖尿病症狀有:
- 吃多(容易饑餓)
- 喝多(不斷口渴)
- 尿多(排尿量大增)
- 體重減少
- 易疲勞
- 四肢無力
- 全身衰弱
- 視力減退
- 視覺模糊
- 傷口不易癒合
- 黑棘皮症
- 陽痿
- 皮膚搔癢
- 手腳麻木
高血糖症狀 容易口渴
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出現急性症狀,必須盡快處置,否則可能有生命危險,血糖高於200mg/dL屬高血糖,會有口渴、疲倦、虛弱、皮膚乾燥的症狀。若血糖高於600 mg/dL以上,屬嚴重高血糖,可能出現昏迷、意識障礙、心跳加速、腹痛、噁心、嘔吐、呼吸急促且呼出的氣體有水果味、尿液中有酮體等酮酸中毒症狀,需多喝水並緊急送醫。
低血糖症狀 須喝含糖飲料急救
血糖低於70 mg/dL就屬低血糖,飢餓、頭暈、發抖、冒冷汗、心跳加速、全身無力、性情改變、脾氣暴躁、昏昏欲睡、昏迷,需盡快喝果汁、蜂蜜等含糖液體或飲料,攝取量至多15克碳水化合物,並在15~20分鐘後再次測血糖,若尚未回升至70 mg/dL,可再喝5~15克的量,切勿吃巧克力等無法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
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心血管、眼、腎、神經都受影響
糖尿病症狀出現後,如果長時間置之不理、不積極治療,猶如器官浸泡在含糖水的血液裡,容易產生併發症。糖尿病的併發症有以下幾類:
▲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種類。
大血管併發症
年紀越大,發生機率越高,包括早發性動脈硬化、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心臟衰竭。
小血管併發症
包括諸多眼部、腎臟病變與發生在皮膚的疾病,例如視網膜病變、失明、視力不良、白內障、黃斑部病變、青光眼、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衰竭、蛋白尿、高血壓、尿毒症,還可能出現「糖尿病足」,足部傷口不易癒合、潰瘍,進而發生感染、變成壞疽,不易根治,最終皮膚肌肉壞死,必須截肢。
神經病變
從小血併發症延伸而來,包括胃輕癱、性功能障礙、便祕、腹瀉、刺痛、感覺遲鈍等。
糖尿病有哪幾種?不同型別成因各不相同
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胰臟分泌的荷爾蒙「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無法分泌。食物在人體內被消化吸收的過程,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中使血糖升高,胰島素扮演控制血糖濃度、抑制血糖升高的角色,若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無法發揮功能,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並有體內過多的糖分經尿液排出,就形成糖尿病,不同型別的糖尿病又各有不同的發生原因。
第一型糖尿病
是自體免疫疾病,舊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是不同的兩種疾病,在全國糖尿病人口中僅占不到1%,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病。第一型糖尿病因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或稱胰島細胞、胰小島),使得這些細胞凋亡,形成胰島素的絕對缺乏。自體免疫系統發動攻擊的原因,與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統異常有關。
第二型糖尿病
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均屬此類,形成原因包括先天的基因遺傳,與後天環境影響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阻抗、腸泌素分泌異常或功能缺失,肥胖和高油脂飲食被認為與胰島素阻抗的現象有關。
姙娠型糖尿病
僅發生在懷孕期間,但日後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其他糖尿病
少數患者發病原因與其他胰臟疾病有關,例如慢性胰臟炎、胰臟切除、皮質類固醇過多、生長激素過多、胰島素受體異常、粒腺體異常、某些基因疾病等。
糖尿病診斷標準有哪些?空腹血糖見端倪
若出現疑似糖尿病症狀,仍需就醫檢查才能確認,只要非懷孕狀況下,符合以下其中1項,就可診斷為糖尿病;前3項檢驗需重複驗2次以上才能確認:
- 糖化血色素(HbA1c)≧6.5%。
- 空腹血漿血糖≧126 mg/dL。
-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 mg/dL。
- 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 mg/dL。
糖尿病前期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 mg/dL。
第一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除上述4項外,還需加驗c-peptide(c-胜肽),確認胰臟還有多少胰島素分泌能力,以及特定的幾項自體抗體,作為確認分型和申請健保重大傷病卡的依據。
有少數患者上述檢驗結果、臨床用藥反應介於第一型和第二型之間,在發病數年內會演變成胰島素的絕對缺乏,與第一型糖尿病無異,被稱作LADA(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或「1.5型糖尿病」,此類患者是否能被歸類為第一型糖尿病,在醫學上仍有爭議。
懷孕的狀況下,另有不同的診斷方式和標準,台灣近年採用一階段診斷方式:孕期第24~28周時,進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若空腹、1小時、2小時這3個時間點驗出的血糖值,只要其中之1超標,即可診斷為妊娠型糖尿病。
誰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高血脂、肥胖、抽菸、喝酒都有可能
- 肥胖
- 缺乏運動
- 高血壓
- 高血脂
- 吸菸
- 飲酒過量
- 代謝症候群
- 有第二型糖尿病家族史
- 曾經發生姙娠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症狀常見問題
Q:打胰島素會傷腎、視力變差,以後要洗腎、會上癮?
A:不會,糖尿病患者需要洗腎、視力變差的原因是長期血糖過高所導致,並非注射胰島素造成,只要有積極治療,有些患者一段時間後視力可恢復。胰島素不是毒品,不會成癮。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積極治療的情況下,打胰島素可以減輕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工作負擔,獲得喘息的機會,並可快速控制好血糖,延緩胰島細胞衰退的速度,因此有些患者使用一段時間後就可改吃口服藥,甚至不用使用任何藥物。
需要終身施打胰島素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只要配合積極的量測血糖,隨著飲食和活動量彈性調整胰島素劑量,就可以大幅降低日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Q:糖尿病會遺傳嗎?
A:夫妻其中一方有第二型糖尿病的話,子女罹病機率有1/4;若父母雙方都有第二型糖尿病,子女罹病機率約1/2~2/3。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得到糖尿病的機率並不會比一般人高。
Q:糖尿病可以根治嗎?
A:處在糖尿病前期的人,可藉由及早調整飲食模式、多運動,逆轉回到健康的狀態,若已經罹病,需要長期控制,搭配飲食和運動,讓血糖維持在正常的範圍,若不持之以恆,血糖長時間變高,仍會出現併發症。
Q: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標準應該在多少比較好?
A: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控制目標。
沒有懷孕的65歲以下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成人:空腹血糖80~130mg/dL,飯後2小時血糖80~160mg/dL;糖化血色素7%以下。
65歲以上第二型糖尿病:依照不同的健康狀態,空腹血糖80~180mg/dL不等,睡前血糖80~200mg/dL不等,糖化血色素7%或8%以下。
第一型糖尿病兒童:空腹血糖90~130mg/dL,飯後2小時血糖90~150mg/dL,糖化血色素7.5%以下。
懷孕的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及姙娠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小於95~130mg/dL,飯後1小時血糖小於140mg/dL,飯後2小時血糖小於120mg/dL,糖化血色素小於6.5%。
Q:糖尿病人吃水果不影響血糖?
A:會影響。水果有維生素、纖維和蔗糖或果糖,所以含有碳水化合物,一樣會讓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不能都不吃,但需要限制分量,不能吃太多。
Q:有糖尿病的人,皮膚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
A:有部分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皮膚可能出現黑棘皮症,腋下、腹股溝、乳房下方和後頸部等皮膚有明顯彎曲的部位,皮膚表面黑黑髒髒的,被一層黑色絨毛覆蓋。有黑棘皮症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是沒有黑棘皮症的人的2倍。
脛前萎縮斑也是常見症狀,一般人可能發生的皮膚真菌或細菌感染也會發生在糖尿病患身上,若血糖長期過高,可能導致感染不易康復。
糖尿病對生活的影響既廣且深,需要積極面對,並不是什麼都不能吃的世界末日,調整已經習慣的飲食觀念,並且保持毅力去執行,才能避免惡化。
看更多
糖尿病/高危險族群有哪些?7類食物有助血糖穩定 3種運動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糖友怎麼吃?飲食6原則+2禁忌必掌握 選鞋3要點遠離截肢風險
糖尿病/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有何差別?可以治癒嗎?有哪些治療方式?
糖尿病/中醫如何治療?3種體質調理方法不同 6穴位+4茶飲助控糖解渴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國民健康署.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振興醫院.三軍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王治元醫師.林冠怡衛教師.沈孟暵醫師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