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醫學百科

小兒麻痺症/失能後如何照護?什麼是「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

  • 健康2﹒0 整理
  • 2024/03/14 15:02
  • 字體放大
  • 小兒麻痺症/失能後如何照護?什麼是「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

    小兒麻痺症曾帶給很多家庭巨大的身心創傷,也對整體社會及國家帶來龐大人力及經濟的損失。有些人因為小兒麻痺症而成為殘障者,這些倖存者經過30、40多年的生活,由於受小兒麻痺症影響程度不一,造成常有抱怨關節疼痛、肌肉痠痛、耐力減退或較易疲勞等症狀,這些症狀就是一般所稱的「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Post-polio syndrome,PPS)。在罹患小兒麻痺症之後,有25~50%的人會有小兒麻痺後症候群。

     

    誰是小兒麻痺後症候群PPS高危險群?

    一般來說,約在小兒麻痺症後15~30年發生,年齡約在35~60歲,但是小兒麻痺的情況愈嚴重,愈會產生PPS的症狀。其他會增加PPS的機率還有:急性的小兒麻痺症時期較久、長久的功能缺損、女性的小兒麻痺症患者。

     

    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PPS是什麼?

    在從小兒麻痺症復原之後,經過一段時間會開始有肌肉萎縮(肌肉本身重量減少)、無力、疼痛、肢體容易疲勞的現象。PPS的出現十分緩慢,它們會有一段穩定的時期,接著日常動作的能力慢慢下降,大部分的病患會感覺到肢體的活動性變差、上肢功能與肺功能變差,因而漸漸無法應付日常生活。

     

    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PPS有哪些症狀?

    疲勞是最常見症狀,有時在稍微用力之後就會產生疲勞,並會使其他的症狀加劇。此外,像是呼吸、吞嚥、以及與睡眠相關的呼吸疾病,如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對冷空氣無法適應等,都是值得注意的症狀。

     

    什麼原因引起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PPS?

    目前還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全解釋PPS的成因,最廣為接受的是神經疲乏理論。病毒會攻擊脊髓內的前角細胞的神經,進而使同一個運動單元內的肌肉失去支配。然而,身體內受損神經周圍的運動神經會來連接到此肌肉,以重新支配該肌肉。這會使部分的肌肉重新恢復功能,但也會使其運動單元來的比之前大。

     

    神經疲乏理論指出,此一擴大的運動神經纖維對細胞本體的代謝需求加大,使其必須提供更多的養分到神經纖維處。在多年的使用後,其神經漸漸無法負荷,導致周邊神經纖維逐漸退化,甚至也會影響到神經本體。因為整個神經系統的代謝需求增加,也會使得神經不再增生,並會產生疲乏。

     

    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PPS如何照護?

    要讓患者休息、止痛、增加便利生活的器具(如電動輪椅),保存能量來減少疲勞持續的時間。建議患者改變生活型態、減少工作量、白天稍微睡眠來保存能量。如果體型較胖則需減重。在有些個案中,可以只用下肢的輔具來減少能量消耗。

     

    此外,肌力訓練與耐力訓練比長期的有氧活動更能減緩PPS的症狀。其活動包含水療與其他定時的肌力訓練,但需注意不要增加疲勞程度。PPS因為其肌肉萎縮,所以肌肉骨骼系統的壓力增加,關節的不穩定會導致嚴重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藥,在治療師的看視下進行運動訓練、穿戴支架來減少機械性壓力。

     

    小兒麻痺症/失能後如何照護?什麼是「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

    ▲小兒麻痺後症候群PPS的照護原則。

     

    看更多
    小兒麻痺症/小兒麻痺會傳染嗎?有哪些症狀?感染就會造成肢體萎縮嗎?
    小兒麻痺症/誰是高危險群?如何預防最有效?誰不能打小兒麻痺疫苗?
    小兒麻痺症/如何診斷與治療?有哪些支持性療法?肢體麻痺還能治嗎?
    小兒麻痺症/中醫如何治療小兒麻痺?復健穴位和茶飲一次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小兒麻痺症/失能後如何照護?什麼是「小兒麻痺後期症候群」?
  •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