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伴隨頭痛20年,吃藥也沒效!通電「刺激腦區」讓她重拾快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測,2030年憂鬱症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第1位。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表示,相較於西方社會,台灣民眾多半在憂鬱症狀造成日常生活功能下降2倍以上才會就醫,就醫時症狀較為嚴重,也因此增加藥物治療的困難性和反應不佳的比例。
根據國內大型研究指出,長期且反覆抗憂鬱劑合併認知心理治療的反應不佳的患者,可能占了憂鬱症族群的1/3之多。李正達說明,在許多新的研究中指出,這類患者腦部的特定腦區會出現一致性的活性功能低下,以及相關的腦部迴路的功能也跟著變化。
特定腦區功能低下 電波刺激2週改善情緒
針對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憂鬱症患者,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便成為治療憂鬱症的新武器。60多歲吳女士,因長年憂鬱、焦慮伴隨無法解釋的頭痛約20年,所有的抗憂鬱劑藥物幾乎都用遍了情緒依然低落,以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2周後,情緒大幅改善,長年的頭痛也顯著改善。
20多歲的黃先生從小情緒會無端低落,異常焦慮無法集中精神,憂鬱時人頭腦的清楚度大幅下降,嚴重影響其工作能力,在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2周後,人變得快樂、頭腦變得思緒清楚,從無法工作到變成工作表現顯著進步。
▲ 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左)示範重覆經顱磁刺激療法。
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是透過磁波誘發出微弱的電波,重覆刺激功能低下的腦區,非侵入性、不需要麻醉、不用住院,每次治療僅需約30分鐘左右;連續2週治療後,約有50-60%的患者情緒改善一半以上;連續4週治療後,情緒改善的反應通常會更為理想。
有癲癇病史、腦部創傷者不宜施行
這項技術在國際上已有多年的實證醫學證據支持,美國已在2008年正式由FDA通過,而臺灣也在2018年4月通過,可用來治療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重度憂鬱症。目前,全台在臨床上只有台北榮總精神部可施行此項治療;也有許多醫師正在台北榮總接受訓練,不久後患者就能在全台各地接受此項治療。
▲ 臺北榮總精神部是目前全台唯一,在臨床上可進行此項術式的醫療團隊。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重覆經顱磁刺激可活化腦神經,包括有癲癇病史、酒精成癮、以及其他易誘發癲癇狀態的藥物或疾病、腦部創傷或有金屬植入物(例如電子耳、心律節律器等)者,皆不宜採用此療法。此外,健保尚無給付,全部療程皆需病人自費。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也通過可用來治療頭痛、強迫症等治療,歐盟更是開放治療像是失智症、雙極疾患、自閉症等,未來可望嘉惠更多患者,非常值得期待。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台北榮總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