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吃藥有效嗎?需要手術嗎?醫師詳解3大治療、照護重點
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之所以訂定在這一天,是為了紀念最早發現該疾病的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的生日。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好發於中老齡族群,目前藥物是治療帕金森氏症的最有效方法。
「維持日常活動能力」是治療重點
對於帕金森氏症而言,治療目標主要是維持日常活動能力。由於腦部的運動控制系統相當複雜,儘管目前的藥物已經能紓解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狀,仍無法消除其所有症狀。
延伸閱讀:起因都是大腦退化…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如何分辨?
隨著每位患者的病情變化,治療因人而異,為了改善運動障礙,藥物是目前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此外,理想中的帕金森氏症治療,除了改善動作症狀,也期望能延緩運動併發症(藥效波動、異動症)的發生。
1. 當出現動作症狀 多巴胺製劑可治療
當病患出現動作症狀,進而影響到生活功能時,建議可開始使用多巴胺製劑來治療。儘管左多巴(Levodopa)對於動作症狀的改善效果較顯著,但考量到長期使用左多巴會有較高機出現運動併發症,因此,對於年齡較輕的患者,通常會先使用多巴胺促效劑(Dopamine Receptor Agonists),若動作症狀改善不夠,再加上左多巴做為合併治療;對於年齡較大的患者,首選則會使用左多巴來治療。
針對初期的帕金森氏症患者,若其動作症狀不嚴重、未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可以考慮使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B inhibitor)作為治療藥物。
當病患出現靜止型的顫抖症狀時,可合併使用抗乙烯膽鹼藥物(Anticholinergics)來減緩症狀,但對於青光眼或失智症患者須小心使用;至於金剛胺(Amantadine)可協助改善動作症狀,並減少異動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老病人常忘記吃藥?「巴金森寶典APP」一指搞定用藥提醒、紀錄
2. 症狀較嚴重者 可考慮深腦刺激術
對於症狀較嚴重的中後期帕金森氏症患者,藥效會逐漸減退而不穩定,副作用也隨之變的嚴重,可能頻繁出現藥效波動現象或異動症,此時可考慮口服藥物以外的進階治療方式,包含: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左多巴小腸膠凝體及皮下Apomorphine幫浦灌注,減少症狀及藥物副作用的困擾。
深腦刺激術是在腦中植入一細長電極導線,至丘腦下核或是蒼白球內核,此導線經皮下和胸前的脈衝產生器相連,藉著電流來調節腦內不正常的訊息,達到運動症狀的控制。
延伸閱讀:他考慮15年,總算等到健保給付!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最終手段是它
3. 帕金森患者易跌倒 務必改善居家安全
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目標是盡可能保持其獨立能力並充實生活。得知罹患帕金森氏症後,除了調整心態,也應開始做生活上的調整。自己與家人都能對病症採取接納的態度、善用各種資源、保持正面的行動力,維持每日規律地運動,都能有效地減少帕金森氏症對於生活上的衝擊與影響。
隨著帕金森氏症的病程發展,維持平衡的反應不佳,小碎步等急促步態常使患者容易跌倒而造成嚴重傷害。其他包括步態凍住(Freezing)、姿勢性低血壓、尿失禁、起步姿勢不穩、身體僵硬、非運動障礙的視幻覺、注意力不佳,當這些症狀再加上周遭生活環境的危險因素(門檻、階梯、昏暗光線),更易增加患者跌倒的機會。
延伸閱讀:腦部有病變 看走路的步態可知
因此,對於居家安全,尤須注意浴室與臥房的安全性與方便性,包括擺設止滑墊、加裝床欄、選有扶手的堅固椅子、房間內外裝置小夜燈、減少門檻、移除滑動的地毯…等方法,降低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的跌倒風險。
延伸閱讀:長輩最怕跌倒!6大守則全面封鎖意外風險
◎ 本文摘自/北醫附醫健康報 ◎ 撰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顫抖是中風、關節痛還是…?影像AI輔助判讀帕金森氏症,快又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