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科醫師:「發炎」害你動脈硬化!人體為何會出現發炎反應?
「發炎」兩字看似無害,卻和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包括動脈硬化、急性冠心症、心衰竭等,加速心臟病惡化,因此預防感染、降低發炎機率對心臟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身體「缺鎂」體內發炎、心血管出狀況!一張表告訴你補鎂吃什麼
25歲的張小姐,沒抽菸習慣,也沒有血脂異常病症,卻因為紅斑性狼瘡以致動脈硬化,包括左前降支、左後迴旋和右冠狀動脈都有嚴重硬化,造成心血管狹窄,而必須做心導管手術。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謝元凱指出,紅斑性狼瘡是一種體內慢性發炎疾病,而發炎會引發動脈硬化或血管發炎,必須盡快接受治療。
發炎和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謝元凱表示,一般以為膽固醇過高會造成動脈硬化,但光是膽固醇高不足以造成動脈硬化,而是加上發炎反應,才會加速硬化的可能;過去治療是以降低膽固醇為主,如今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抑制發炎反應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如動脈硬化、心衰竭和心律不整等。
延伸閱讀:一定要知道!這1種營養素能對付「壞膽固醇」,遠離動脈硬化
美國疾病藥物管理局也建議,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可降低感染、減少發炎,也減少心血管疾病發作機會,尤其是已經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如狹心症、冠心症、心臟衰竭和心律不整等。
但人體為何會出現發炎反應?謝元凱解釋,發炎有兩種,一種是外來、一種是內在。所謂「內在」是指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癬、大腸慢性感染等,都會因體內的發炎反應造成動脈硬化,而出現心衰竭、心律不整等心血管疾病。
過去即曾發現,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過程中,抑制發炎現象,也會抑制動脈硬化、心衰竭和心律不整發生的機率。外來或後天因素,則是如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俗稱愛滋病毒)感染,也會有增加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的機會,一般認為若能預防發炎或降低發炎反應,也會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慢性發炎」造成動脈硬化風險較高
謝元凱也提到,若是以慢性和急性發炎進行比較,通常慢性發炎造成動脈硬化的風險較高。但即使如此,急性發炎仍不可輕忽,因為在治療時大多會使用止痛藥,若止痛藥用藥不適當或劑量過高,易造成血壓增加、腎功能異常等副作用。
腎功能異常可能會導致體內積水、電解質的不平衡、血壓異常,而影響心血管疾病。腸胃道出血則是若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血劑,即可能產生血栓、心肌梗塞甚至是中風等。
謝元凱提醒,有急性疾病發生時,有心血管疾病宿疾者應跟心臟內科醫師諮詢,即使是小感冒、痠痛或外傷,若有需要服用止痛藥,不適當的藥物分量反而會加重病情。
延伸閱讀:女性「偏頭痛」小心「心臟警訊」!營養師教你吃強心食物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小鬼黃鴻升主動脈剝離奪命!小心健身重訓也會發生,醫提醒:重訓2個時間很危險
便祕、喉嚨卡卡、心情莫名低落… 醫師揭身體慢性發炎6大徵兆
抗炎=抗癌!台大醫師推「最佳抗發炎食物」,吃對好油調節免疫
別讓身體被糖化、遠離發炎!「維生素B群」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