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醫療

走路腳痛更要多走!最新研究顛覆觀念 「周邊動脈疾病」走到痛的程度 可改善症狀

  • 許佳惠 整理
  • 2022/08/19 12:19
  • 字體放大
  • 走路腳痛更要多走!最新研究顛覆觀念 「周邊動脈疾病」走到痛的程度 可改善症狀

    英文俗諺說「No Pain No Gain」,應用在「周邊動脈疾病」患者身上,更是適合!「周邊動脈疾病」患者因為足部或小腿血液供應不良,所以走路經常會腳痛,過去都擔心這樣可能讓組織缺氧更嚴重,不過最新研究顯示,這些患者走到有痛的程度,持續3~6個月,反而可顯著改善下肢運動功能和症狀;醫師表示,加強運動可以刺激粒腺體的活性,提高細胞能量,並促進肌肉內血管再生,推薦「周邊動脈疾病」患者勉強走點路,或許能改善血管缺氧狀況。

    看更多:嚴重「浮腳筋」當心致命栓塞!2種新式微創手術 可有效減少5成嚴重併發症

     

    走路會腳痛不敢多動

    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表示,「周邊動脈疾病」是因為肢體的血管阻塞,導致足部或是小腿的血液供應不良,產生疼痛、冰冷和無力等情況,許多患者因此不良於行,甚至造成組織壞死而需要截肢。因為「周邊動脈疾病」的典型症狀是走路的時候會腳痛,所以患者不敢多動,醫生也擔心走路引發的疼痛,可能會讓組織缺氧更嚴重,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目前主要治療方式是用藥物通暢血管、控制血脂肪和血糖,嚴重者則手術治療,但還是有許多人會反覆發作,難以根治。

    看更多:他輕忽小傷口左小腿慘截肢!周邊動脈阻塞早期症狀輕微 2狀況要警覺

     

    最新研究認為要多走 走到會痛的程度

    劉中平說,最近的研究顯示,如果是在醫療人員輔助下,雖然剛開始走動會相當痛苦和困難,但是持之以恆、努力3~6個月之後,患者可以達到行走功能進步。而這個月在《美國心臟學會雜誌》發表的最新研究更顯示,有血管栓塞的患者運動時,要勉強進行到「有疼痛」的程度;相較於只是輕鬆的走路,有缺氧性疼痛感的運動,對於下肢運動功能和症狀都會有更顯著的改善。

     

    劉中平說,這其實顛覆傳統觀念,長期以來,醫護人員對於患者走路會痛,都會請大家適當休息、不要逞強,但目前研究認為,加強運動可以刺激粒腺體的活性,以提高細胞的能量,並且可以促進肌肉內血管再生。

    看更多:小心壞膽固醇造成心肌梗塞、中風!醫曝6方法向高血脂說再見 血脂不再失控

     

    半年就能看到差異性

    研究中,在醫療人員指導下,患者在家進行每週5次、每次最多50分鐘的行走運動;一組患者行走的速度,必須達到肢體會疼痛的程度,另一組患者的運動則不需要有任何不舒服,結果在半年之後,前者的下肢行走能力,比起後者有明顯改善。

     

    「周邊動脈疾病」可以這樣動

    劉中平推薦「周邊動脈疾病」患者的行走運動方式如下:

     

    1.熱身:伸展大腿和小腿10~20秒

    2.啟動:開始行走,加速到有點輕度到中度的疼痛

    3.休息:行走5分鐘之後休息

    4.重複:等到沒有疼痛感後,再繼續行走5分鐘

    5.冷卻:完成幾次的運動循環後,進行5分鐘的緩慢走動,慢慢地停止下來

    6.目標:前兩個月可慢慢增加到30分鐘,兩個月後整個運動時間為50分鐘,每週進行5次

     

    他強調,這是復健科、心臟科和外科醫師都還沒有的最新觀念,讓患者勉強去走一點路、持之以恆,或許可以改善血管缺氧的狀況。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劉中平醫師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走路腳痛更要多走!最新研究顛覆觀念 「周邊動脈疾病」走到痛的程度 可改善症狀
  •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