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白內障前兆有哪些?一定要手術嗎?術後要戴眼鏡嗎?症狀、預防、治療懶人包

白內障

吳詠霓 整理 2023/10/30 11:3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白內障是指眼球構造中的水晶體,由清澈透明變為混濁且硬化的狀態,會阻礙光線順利完全到達形成影像的視網膜,造成視覺模糊,因而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上造成困擾。水晶體位於眼球裡的瞳孔後方,具有調節光線的功能,如照相機的鏡頭般,能使光線集中在底片上。

 

白內障的成因及種類

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但不只侷限於老年人,除了年紀大,還會受遺傳、外傷、藥物或其他疾病等影響,以下為白內障的種類區分: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老年性白內障

因水晶體內細胞長期不斷堆積及氧化傷害,導致水晶體老化而混濁所致。一般在40歲以上才會開始發生,年齡愈大發生的機會也愈高,年紀在65歲至75歲之間者約有一半的老年人患有白內障,大於75歲者則有四分之三的人都患有白內障。

 

2.先天性白內障

可能因為遺傳或者是胎兒時期的感染等導致。

 

3.外傷性白內障

眼睛受撞擊、穿刺傷、電擊、高熱、放射線、化學藥品灼傷等。

 

4.併發性白內障

續發於眼疾,如青光眼、虹彩炎、高度近視、色素性網膜炎等眼部疾病。

 

5.代謝性白內障

因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白內障,如糖尿病、低血鈣症、半乳糖血症、異位性皮膚炎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6.藥物性白內障

長期使用類固醇或特定藥物引發的白內障,如皮質類固醇、縮瞳劑等。

 

▲白內障眼睛與正常眼睛的區別。

 

白內障的常見症狀

白內障症狀情況很多,常見的症狀有視力衰退模糊、近視度數增加、單眼複視、畏光或眩光、看東西感覺變得較昏黃、容易疲勞、會流淚或乾眼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如果發現看東西覺得銳利度下降、色彩較以前褪色、立體感變差(例如上下樓梯或人行道容易踩空)、晚上容易眩光、近距離視力突然變好,代表可能已經有白內障初期的症狀,建議到眼科檢查。

 

誰是白內障的高危險群?

除了先天遺傳外,過度接觸3C藍光、紫外線(太陽光),眼睛受過外傷、具高度近視,亂點眼藥水,有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糖尿病、紅斑性狼瘡、半乳糖血症等),長期或大量使用類固醇、利尿劑等藥物,也可能產生白內障。

 

白內障如何預防?

白內障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遠離有害藍光及紫外線的傷害,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出門戴帽子及太陽眼鏡,減少長時間盯3C螢幕及適度間隔休息,補充護眼的食物,並建議定期做眼科檢查,了解自身眼睛的狀況。

 

白內障如何治療?

白內障是不可逆的眼部疾病,大多屬於老化的自然現象,若症狀不嚴重,可用藥物幫助延緩,但若發現狀況惡化,絕不能拖延,唯一且能有效治療白內障的辦法是手術。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藥物治療

主要作用在延緩白內障惡化,目前醫學上尚無任何藥物可預防或治療白內障。

 

手術治療

手術摘除白內障是唯一且有效的治療方法。白內障若屬初期輕度者,還不須開刀,但若視力障礙已影響到日常生活,應與醫師討論選擇最有利的手術方式,不可拖延,有95%病人的視力在術後獲得良好改善,並可在短期內恢復正常活動,少數人術後則可能發生併發症。

 

目前白內障常用的手術方式有2種,一是「囊外晶體摘除術」合併人工水晶體植入,另一種是「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合併人工水晶體植入,無論任何手術均伴隨風險,術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溝通。

 

白內障術後如何照護?

手術是根治白內障的治療方法,患者術後的照護也要格外留心。手術後務必按照醫師指示用藥,保護患眼避免其受壓迫,並定期回診檢查;飲食照常,但避免堅硬食物,防過度咀嚼。

 

術後兩周內,要避免揉擦眼睛、低頭、彎腰、咳嗽打噴嚏、提重物、用力排便、跌倒等,以防傷口裂開或出血,也要避免俯身洗頭、淋浴,防止汙水濺入眼中引起感染;術後兩個月內,應避免重力工作、劇烈運動(如打球、跑步等),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手術後還要戴眼鏡嗎?

白內障手術主要目的是清除白內障,植入人工水晶體,至於術後是否需要戴眼鏡,通常要考慮下列幾點,包括術前檢查是否有散光必須矯正、人工水晶體度數測量準確度、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是否能改善老花及散光、對視力的特殊需求,以及術後是否畏光。

 

◎ 本文摘自/健康2.0醫學百科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足底筋膜炎多久才會好?症狀、治療完全解析 醫授按摩法鬆筋膜 8招不復發
icon
2023-10-23 16:01:00
延伸閱讀
李克強心臟病救不回,他救回了還多活33年 醫:這條血管塞住最危險!
icon
2023-10-27 17:28:00
延伸閱讀
睡很久還是累、動不動就發脾氣 原來他「男性更年期」!醫授「2對策」提升睪固酮濃度
icon
2023-10-25 11:00:00
延伸閱讀
做完大腸鏡後卻失禁了?40歲男長達半年包尿布,醫驚見腸子有破洞
icon
2023-10-27 15:39:00
延伸閱讀
阿茲海默症就是失智症?有什麼前兆?誰是高危險群?症狀、預防、治療懶人包
icon
2023-10-25 11:10:00
延伸閱讀
心律不整嚴重會猝死!症狀有哪些?誰是高危險群?成因、預防、治療懶人包
icon
2023-10-26 16:22:00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