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後」疫情時代,比起防疫,更要當心腦袋的後遺症

生活情報組企編 報導 2022/10/26 08: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自十月份下旬開始,全台COVID-19新冠肺炎每日確診病例已逐步下降至三萬餘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若趨勢不變,近期可望脫離高原期。

孩童確診新冠,引發重症「腦炎」病例數最高

根據統計,台灣今年已累計10,378例本土死亡病例,致死率約萬分之16,其中主因在年齡中位數達81歲,且潛在病史占91%所致。除了長者確診新冠肺炎,容易因自身的慢性病加重病情外,截至10月9日止,兒童重症也有達240例,包括腦炎32例、肺炎25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3例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其中腦炎病例數極高其來有自,台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丁賢偉便分析,腦炎簡言之為「腦部發炎」,正常人體中的腦及神經組織會受到血腦屏障的周密保護,不會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輕易通過。但新冠病毒可使血腦屏障組織發炎產生縫隙後,進入腦神經開始肆虐,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等狀況,患者此時會感受到頭痛、肌肉疼痛、肢體乏力、嗅覺味覺的改變及喪失等等不適。而兒童的腦部器官尚未發育完全,一旦遭受新冠病毒的入侵,就很容易引發腦炎,最後轉為更嚴重的併發症。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副院長洪士奇也補充,如擔心兒童感染新冠後是否併發腦炎,可留意兒童腦炎重症前驅8大症狀,包含:體溫高於攝氏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等;其中1歲半前的孩子可以多觀察「囟門」,過高腦壓除了容易引發孩子嘔吐外,對於囟門還未關閉的孩子來說, 囟門明顯鼓漲就很有可能是腦壓過高的間接證據,要特別注意,應盡速送急診就醫。

 

 

確診之後… 長新冠症狀都跟「腦」有關

有鑑於上述新冠病毒對腦部的影響,也就衍生出民眾確診之後最擔心的「長新冠」症狀!臨床發現腦神經症狀佔了目前新冠後遺症8成,其中較嚴重的腦炎、脊髓炎併發症大多會在染疫後的一週內出現,其餘則會在兩週內發生。至於民眾較常聽到的腦霧、頭暈、頭痛等後遺症,臨床觀察發現可持續數月之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台北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丁賢偉指出,常見「腦霧」的成因來自三大主因:
第一,病毒感染腦部,導致各種功能失調;
第二,身體為了對抗病毒而活化免疫力、釋放激素對抗病毒,卻影響神經系統運作;
第三,血管內皮細胞受傷:血管內皮細胞受傷,血液滲透出的組織,會造成大腦水腫。

 

 

但依目前臨床顯示,有的人數週內就自行復原,但也有研究發現,確診新冠肺炎、接受治療後,平均長達7個月以上,都還有可能診斷出腦霧。不過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副院長洪士奇也呼籲民眾,確診新冠肺炎之後,如有任何不適症狀,不必過度驚慌,仍需找對門診科別就醫、對症下藥,才能避免錯過治療時機。

後疫情時代 當心新冠、流感病毒齊發!籲正確醫療知識最重要

與疫情共存的時代顯然來臨,台灣在近兩年受到口罩荒、疫苗荒、乃至居家隔離等重重考驗,即便現在疫情看似趨緩,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副院長洪士奇卻提醒,隨著天氣進入秋冬交際,兒科急診暴增反而令人憂心!日前就曾聽過基隆一名6歲女童的案例,日前因為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鼻塞等症狀,家長心急便送到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經PCR篩檢後,發現病童竟同時確診A型流感及新冠肺炎。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因此他也提醒民眾,面對醫療要具備正確知識,一旦有發燒、咳嗽等症狀,首要動作應先在家進行快篩,若快篩顯示陰性,症狀卻持續不減,則應盡速就醫,由專業醫師判斷是否還有其他病因。切勿過度驚慌、沒症狀卻勤跑醫院,更要避免有「醫院比家裡髒」這樣錯誤極端的觀念因而延誤就醫的黃金時機。

 

同時他也期許台灣公共衛生醫療政策應召集更多專業人員共同研擬,透過真正站在第一線醫療人員的需求回饋,制定良好且正確的執行政策,才能造福更多國人,提供最佳的醫療環境與服務,一起對抗後疫情時代。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