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過敏當副作用!藥物過敏有哪些皮膚症狀?
陳小姐出現感冒症狀,甚至超過39℃高燒,伴隨嚴重的肌肉痠痛,極度不適的陳小姐被送到急診,給了退燒藥及一些點滴補充後,陳小姐的症狀獲得緩解,但過沒多久,陳小姐開始感到不適,身上開始出現紅疹且很癢,眼睛及嘴唇也出現腫脹,呼吸有點困難,醫師趕緊開立藥物緩解她的症狀。原來陳小姐疑似對退燒藥產生了過敏反應。
藥物「過敏」與「副作用」不太一樣
服藥後產生的藥物不良反應包括「過敏」與「副作用」,兩者並不完全一樣,「副作用」跟藥本身的藥理特性有關,可能發生在任何人;「過敏」則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基因遺傳都不同,少數人或特異體質才會發生,因此非常難以預防。
較常見易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包括有抗生素、非固醇類抗發炎藥、治療痛風的藥品、抗癲癇藥、顯影劑等,但基本上每一種藥物都有可能引起過敏症狀,服藥時不可不小心!藥物過敏依據接觸藥物後到發生的時間,可分為以下3種:
(1)立即型:幾秒到幾分鐘內。
(2)快速型:約1小時至3日內。
(3)延遲型:約3日以後,可能長達數周甚至大於1個月。
過敏反應有可能在第一次接觸藥物時沒有發生,而是多次接觸藥物後才發生。因此在每次服用藥物之後,除了注意疾病症狀是否有緩解之外,也應特別注意是否有相關症狀產生。
延伸閱讀:再也不怕吃錯藥!藥師幫你裝進「智慧藥盒」,用藥資訊一清二楚
學會判斷過敏症狀自我保護
常見的藥物過敏反應其臨床症狀,可利用藥害救濟基金會所提供的口訣「疹破痛紅腫燒」來進行簡單判斷:
疹:皮膚紅疹、搔癢及水泡
破:口腔潰瘍、嘴破
痛:喉嚨痛
紅:眼睛紅腫灼熱
腫:眼腫、嘴唇腫
燒:發燒
過敏的症狀一般不會太嚴重,但有極少數的病人,可能於用藥後出現口腔/黏膜潰爛、水泡、廣泛性表皮脫落等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tevens Johnson Syndrome,SJS)的症狀,以及可能導致紅疹、發燒、伴隨侵犯器官如引起肝腎衰竭、間質性肺炎等。這些嚴重過敏反應的初期症狀可能類似感冒,常被忽略且難以預期,但若能及早發現,立即停藥並適當處置,可降低嚴重度及傷害。
因此服藥後,都應該持續注意是否有任何疑似藥物過敏的情形。如有,應立即停止服用懷疑藥物,攜帶所有曾使用過的藥物立即回診。
提醒曾經有過藥物不良反應經驗的民眾,無論是過敏反應還是藥物的副作用,別忘了記錄下藥物的名稱(包括學名和商品名),看診時主動提醒醫師自己的藥物不良反應史,避免再次處方相同的藥物;領藥時,也可以主動向藥師詢問,再次確認是否有相同或類似曾造成過敏成分的藥物,以保障自身的用藥安全。
◎ 本文摘自/高醫醫訊第39卷第8期
◎ 撰文/高醫藥學部藥師黃振彰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