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切就回不去了?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生活品質反而更好!
許多人一聽到氣切、插管,就緊張地不得了。「是不是病情變嚴重了?」或許有些人會這樣問,其實這可能是民眾常見的誤解;醫師反而認為,氣切後反而有機會讓生活品質變得更好!
氣切不等於病危…2種情況需要氣切
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說明,氣切也就是「氣管切開術」,基本上有兩大類的情況需要做氣切;第一種是上呼吸道的腫瘤阻礙呼吸,所以會在喉嚨開一個洞,讓病人暫時用這個方式呼吸。
「你會看到病人在有氣切的狀況下還在路上走來走去。」陳志金表示,這類腫瘤病人的氣切不需連接呼吸器,只需要在喉嚨放一個管子,有些患者外出時會為了美觀、在脖子上圍個絲巾;只要等到腫瘤治療完成,就可以移除氣切管。
示意圖/TVBS
為何插管2周後 醫師會建議氣切?
至於第二種需要氣切的情況是插管病人。陳志金說明,大概在插管1、2個禮拜後,醫師會評估如果仍無法拔管,可能會改以氣切方式連接呼吸器;做完氣切後,病人不用再辛苦地咬著管子,也降低清潔上的難度,加上嘴巴空出來後,可以透過嘴型或氣音表達想法,有助於與家人或醫護人員溝通。
延伸閱讀:插管不可怕!醫師解析2種情形需插管、達到這條件可拔管
不僅如此,執行氣切之後,脫離呼吸器的機會會比較高;如果成功離開呼吸器,氣切的人可透過特殊的管子,只要按住即可和正常人一樣發出聲音;甚至有些氣切的人可以正常從嘴巴進食。整體來看,氣切可以大幅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移除氣切管免縫合 數天後自然癒合
這類病人有機會移除氣切管嗎?陳志金表示,只要患者病況改善到可以獨立自主呼吸、咳痰,就是可以移除氣切管的時候了。移除方式不需縫合,大約3、4天後,洞口就會自然癒合。而且氣切的位置是在聲帶下方、氣管的位置,因此並不會影響聲帶,只要移除氣切管後,就能恢復正常生活品質。
◎ 本文出自/照護線上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過年前夕老公腦幹出血!太太決定放棄急救…暖醫陳志金一席話救了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