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陽氣防中暑!進出冷氣房要先搓脖子、切手肘
以中醫觀點來說,中暑可分為「陽暑」和「陰暑」。陽暑通常發生在烈日、高溫的環境之下,而陰暑則是現代人久待冷氣房而常見的病症。針對不同類型的暑熱,身體所需要的「後勤補給」也不同,千萬別補錯囉!
陽暑、陰暑 解暑方式大不同
中醫師蔡宛妤說明,陽暑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熱到中暑」,陽暑會發生在高溫的環境,又可再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長時間待在烈日下工作,導致身體來不及散熱,體溫過高而中暑;另一種則是熱衰竭,常見於容易流汗的人,因為高溫導致持續發汗,到最後連陽氣都耗損掉了。
如果是體溫過高而中暑的人,主要是排汗功能不佳導致,通常可透過刮痧,讓末梢微血管破裂、輕微出血,藉此排出體內的過多的熱;如果是熱衰竭類型的中暑,則可以攝取一些「補陽」食材或藥材,幫助補足散失的陽氣。
延伸閱讀:治感冒、強體力!春養肝藏血食療試試1盤「補陽蔬菜」
至於現代人常見的陰暑,原因在於身體在烈日下累積了熱氣,當踏進冷氣房的一瞬間,室內的寒氣會瞬間將這些熱氣收束起來,導致體內的熱沒有辦法散出。蔡宛妤說,門診裡將近1/4到1/3的人都屬於這類病症,她常聽到病人說自己頭脹脹痛痛的、喉嚨乾乾的,明明待在冷氣房卻覺得皮膚發熱,怎麼吹都不涼快。
有趣的是,陰暑的人很容易陷入反覆蓋棉被、掀棉被的循環──不蓋的時候覺得有點涼,蓋了棉被又太熱。蔡宛妤說,這樣的情形在中醫來說叫做「寒熱不調」,身體沒辦法調節體內的寒熱,導致身體一下冷、一下熱。
現代人容易中陰暑 記得搓脖子、切手肘
針對陰暑的病症,臨床上可以透過針灸治療,幫助熱氣散出去,就有不錯的治療效果。蔡宛妤提到,也可以用手按摩後頸部、膀胱經運行的地方,以及後腦勺的風池穴。
另外,在脊椎和肩頸交會的地方叫做大椎穴,它是「諸陽之會」,也就是身體各條陽經交會的部位;常常搓揉按摩大椎穴,不僅有解熱的效果,也有幫助身體適應外在環境的效果。
其實最簡單又實用的方式就是,當你要踏出冷氣房、進入高溫的環境時,不妨用手掌搓搓後頸部,就有助於提升一身的陽氣;陽氣補足了,就能抵抗外在暑熱,提升協調內外的能力。
而手肘上的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運行的位置,因此按摩手肘附近也是能抵抗暑熱的好方法。簡單好記的做法是用手掌側面、小指朝下,來回切另一手的手肘附近,就能達到刺激穴位的按摩效果。
◎ 編輯/王家瑜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