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肩膀僵硬無力,可能不是五十肩!3成巴金森病患看錯科,恐年紀輕輕就失能

2019/04/10 10:5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40歲正雄(化名)曾是名高階主管,3年前開始出現肩膀痠痛、右手發麻等症狀,誤以為是五十肩至骨科就診治療;但症狀卻不見改善,甚至發現有右腳步行遲緩、手拿東西不穩的狀況,轉診至神經科才確診為巴金森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巴金森病為高齡者的疾病,且症狀表現多半是「顫抖」。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監事、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指出,巴金森病病患中約有10~15%,確診年齡不到40歲;而年輕型與老年型初期症狀表現也有差異,年輕型患者症狀表現多於肢體動作上,例如:肢體僵硬、動作異常等。

 

3成患者延誤治療時機
吳瑞美強調,因巴金森病的部分症狀容易與五十肩、腕隧道症候群,或其他疾病混淆,根據臨床觀察發現,高達3成患者會求診復健科、骨科等,以致無法即時對症下藥、延誤治療時間。另外,動作變慢、肢體僵硬、無力、字越寫越小等,也都是巴金森病初期常見的症狀。

 

「巴金森病是退化性神經疾病,會造成不可逆的腦功能損傷!」吳瑞美強調,若沒有及早發現、治療,恐加速患者出現動作障礙、喪失行動能力的時間,更有可能讓患者失去口語表達能力。

 

巴金森病患易併發憂鬱症
不只如此,根據統計,逾4成巴金森病患者會併發憂鬱症,其中年輕型比起老年型更容易出現自我封閉狀況,尤其是有明顯「僵硬」與「動作遲緩」症狀者,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所幸,目前已有多種巴金森病的治療方式,會依患者不同症狀,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並延緩疾病惡化,甚至對於多數合併憂鬱症的患者,也能獲得緩解。吳瑞美呼籲,切勿輕忽巴金森病初期徵兆,如出現肢體發麻、刺痛、不自主抖動,或是肢體僵硬的狀況,建議優先到神經科求診為宜

 

為提升年輕族群對巴金森病的認知,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首度跨界與歌手賴薏婷(前黑澀會美眉蚊子)合作,創作巴金森病單曲MV「勇敢每一天」,期盼用音樂帶領民眾走進巴金森病友的內心,減少社會對巴金森病的誤解、幫助病友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


◎ 編輯/郭庚儒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從飲食著手預防巴金森氏症5守則

治療巴金森氏症露曙光老藥新用促進腦神經新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8歲罹患巴金森氏症!初期3種症狀90%的人都不知道

起因都是大腦退化…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如何分辨?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