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養生

秋分養生:多喝水、笑口常開、少吃辛辣煎炸、1招告別頭腦昏沉

  • 王家瑜 整理
  • 2020/09/17 12:29
  • 字體放大
  • 秋分養生:多喝水、笑口常開、少吃辛辣煎炸、1招告別頭腦昏沉

    「秋分」正是秋天走到一半,平分了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而黑夜變長;氣溫則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的季節;自然界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景物日漸蕭條,空氣變得十分乾燥。此節氣天氣漸舒服轉涼,正是調整生活作息的好時機,可以趁此時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避免秋天的氣候變化影響抵抗力。

     

    秋分養肺 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

    秋分節氣已是真正進入了秋季,養生方面應讓身體保持陰陽平衡為原則,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氣的侵襲。「燥」是秋天的主氣,秋天時節人體容易因燥邪侵襲而傷肺,所以秋分仍應以養肺為主。

    延伸閱讀:中醫養肺四寶強化呼吸道抵抗力 今年秋冬就靠這2杯

     

    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與每個人的體質和身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就必須堅持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如此才能提升抵抗疾病的能力。秋季的鍛煉,重在益肺潤燥,比如練習吐納、叩齒咽津都很好。

     

    秋分潤燥 少吃辛辣煎炸、多喝水

    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些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粥、梨等,可以幫助滋陰潤肺、養陰生津。千萬記得少吃炸雞、薯條這類辛辣煎炸熱性的食物,反而要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來補充人體的津液,以達到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等功效。

    延伸閱讀:名人都在實踐的健康法!只要閉上眼睛呼吸,幫助「調整腦部」健康

     

    另外,忽冷忽熱的天氣,也容易使腸胃道產生耐受不良的情形,比如胃食道逆流、上腹部疼痛、打嗝、脹氣等症狀,因此在這個時間點,最好養成定時定量、細嚼慢嚥等各種良好的飲食習慣。

    延伸閱讀:秋冬腸胃較敏感  善用「茴香」精油緩解腹絞痛、脹氣、打嗝

     

    對抗懶洋洋 不妨笑口常開

    深秋漸漸,你是否偶爾也覺得懶洋洋又憂鬱?記得,常笑可以宣肺,不同程度的笑對於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內臟、肌肉和情緒都有不錯的協調作用。

     

    在身體鍛鍊的功法方面,則可以勤練一套養生九式裡的「撥雲見日」,此功法主要是將人體的上行氣、五臟六腑的濁氣,藉由此式化解。

    延伸閱讀:「撥雲見日」化解臟腑濁氣 頭腦昏沉、肩頸痠痛都消失

     

    「撥雲見日」功法對於一般上班族及中老年感覺全身氣血循環不良,尤其是腰部以上,包括頸椎、前胸、後背的症狀,例如經常覺得頭腦淤塞昏沉,或頭痛、肩膀痠痛、手臂痠痛等,都可以嘗試來做。

     

    養生九式「撥雲見日」功法

    1. 兩腳與肩同寬,由頭至腳放鬆3次。
    2. 雙手緩緩交疊,掌心朝上,放置在丹田處。想像氣緩緩進入丹田。
    3. 吐氣時雙手慢慢升至膻中穴。
    4. 翻掌上推,手心朝上。想像如抬物狀腳跟提起。
    5. 雙手外推畫圓,腳跟放下。
    6. 到第7次時,大拇指相抵回到丹田處。
    7. 收功。

     

    秋分養生:多喝水、笑口常開、少吃辛辣煎炸、1招告別頭腦昏沉

    (圖片示範者為王薀老師的學生,非作者本人)

     

    ◎ 本文部分摘自/《靜坐-這一檔子事 導引功法》王薀老師 著  ◎ 圖片來源/善聞文創出版社‧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秋季特產「臭氧污染」籠罩西半部 減少戶外活動,外出戴這種口罩
    入秋之後小心這些疾病來報到!名醫傳授養生7招:吃大蒜、顧鼻子、戒西瓜…
    一到秋天就關節痛?中醫師推薦4穴道可舒緩疼痛,平時就可按
    入秋是轉骨好時機!轉骨方不要「一帖吃到底」 2件事家長要注意
    秋天睡「子午覺」最好 尤其常熬夜、夏天玩太瘋的人更需要

  •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