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學老祖宗養生法 腎氣足長壽不失能 

健康2﹒0 報導 2018/09/21 17:4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示意圖/TVBS

根據衛福部《老人狀況調查報告》,75歲至84歲區間的失能率為65歲至74歲者的3倍左右,85歲以上則近半數失能。可見現代人平均壽命雖不斷增加,卻不見得能健康安享晚年,因此國人需重視養生之道才是。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虞凱強說,中醫典籍《上古天真論》中有記載: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為,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養生關鍵時刻:夜晚23點至3點 

大意提及規律生活才是陰陽平衡的基本道理,夜晚23點至3點之間為膽肝經循行,這段時間需深層睡眠以利養陰,陰氣足則陽氣盛,陰陽互根而度過百餘歲,達養生之道。而熬夜、菸酒,起居無節,必逆於養生,慢性疾病必定纏身,不可不注意。

 

看髮色觀察腎氣

虞凱強建議在體力許可的狀態下,公園慢步,活動伸展手足筋骨,步行可以讓足底湧泉穴活絡腎氣。腎主骨、生髓、通腦,其華在髮。腎氣足時,可以看見髮色黑且潤澤、筋骨強健,以及精神狀況佳,皆是養生的不二法門。

 

保持心情平順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中醫典籍《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將疾病歸納致病原因之一為內在因素:七情,意思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虞凱強解釋,七種情志出現於內在情緒的起伏時,會導致人體五臟六腑的失衡,氣節的失調,進而表現於外在的病痛。所以,心氣和平,保持樂觀、少思寡欲,即能保有健康長壽,也符合於養生之道。

 

因此正常起居,夜臥晨起利於身體陰陽運行,平時多動,養足腎氣,心情平和少思寡欲,皆是中醫正確養生之道,杜絕慢性疾病,以健康的身心頤養天年。

 

◎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 

中醫師公開「皇帝級養生法」,教你調五臟、消暑益氣
董延齡的晨起養生功:每天20分鐘讓氣血通暢,補足精氣神
簡易養生功:擦掌揉腰,預防腎臟問題
銀髮族最佳運動「蹲馬步」,大腿顫抖15秒就有養生效果
簡易養生功「搖頭擺尾」 舒緩腰部痠痛、預防五十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