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為何別人都沒事,只有我出問題?自律神經失調和「性格」有關係

王家瑜 整理 2020/11/30 11: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為什麼有的人對疾病抵抗力好,一年健保看病使用次數小於5次,不容易感冒,也不會有過敏現象?在疫情期間量額溫,有的人偏高、有的人卻稍低一些?這些都和自律神經的穩定與否有很大的關係。

 

一個人心跳會多快、會不會流很多汗、口水分泌多寡、呼吸是否急促等等,都和自律神經息息相關;可以說自律神經在身體整體運作中佔75%的影響力,剩下的25%才是由人自己的意志來決定。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自律神經出問題 全身8大症狀上身

自律神經導致身體相對產生的反應,基本上可以說是無所不在,常見的症狀大致列舉如下:

 

1.頭部症狀:頭痛、頭暈、偏頭痛、頸部僵硬或肩膀緊繃。
2.耳鼻喉症狀:耳鳴、暈眩、鼻過敏、咽喉乾或異物感、容易感冒。

延伸閱讀:耳鳴「吱聲」睡不著!中醫治療「針」有效 半年就一覺到天明

 

3.胸部、心臟症狀: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血壓偏高、姿勢性低血壓。
4.內分泌症狀:新陳代謝失調、手腳冰冷、臉部潮紅、盜汗。

延伸閱讀:「轉腳踝」3招促進循環、抵抗外在壓力、去除體內活性氧

 

5.消化症狀:噁心、嘔吐、缺乏食慾、腹脹、腹痛、打嗝、放屁、長期腹瀉、長期便秘、或是腹瀉便秘不時交替
6.泌尿症狀:頻尿、急尿、解尿不乾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親熱到一半突然尿急…這種女性最容易「膀胱過動」 喝水要少量多次

 

7.皮膚症狀:皮膚乾燥、搔癢、過敏等現象。
8.精神或其他全身症狀:注意力難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起伏不定、易怒、容易緊張、焦慮、憂鬱、全身無力、全身倦怠感、入睡困難、淺眠、多夢、半夜易醒。

延伸閱讀:「搞操煩」是得了焦慮症嗎?當心自律神經!3情況是警訊

 

大家都很緊張忙碌,為何只有我生病?

長期處在高壓、緊張的狀態,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這時候又有人會問了,「現在這個社會誰的壓力不大,比我更忙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麼只有我生這種病?」這是因為每個人對待壓力的方式不一樣。

 

在門診碰到的病人而言,身邊不乏機車主管、恐怖情人、不負責任的老公、不貼心的兒女、失智的長者……,每個人碰到不順遂的機率其實都差不多,但差別在於每個人面對不順遂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也就是所謂的「人格特質」。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事實上性格既決定了你對自己的看法也決定了你如何看待發生在自身的疾病決定了你的健康方向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常說汽車開到一定公里數,或時常超速又不定期保養,遲早會出狀況,若把人體當成一部車子來看,有些車子本體比較差,還沒到達一定公里數就先出問題;而別人的狀況跟你差不多卻沒生病,那是因為他還沒達到他的極限。

延伸閱讀:你都怎麼紓壓?愛生悶氣容易得癌症、有氧體操最有益身心

 

兒童、青少年也可能自律神經失調

大概只有剛出生的小嬰兒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年歲越大, 內外需求增加,整體壓力也跟著提高,長期以往,壓力累積,無處宣洩,必找破口。所以,現代社會中自律神經失調患者的比例也會越來越高,應驗了「江湖越老、膽子越小」這句話。

 

以前總以為小朋友,童心未泯,童言無忌,應該無憂無慮;但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少年、青少年的自律神經失調的個案也越來越多,連帶家長的心情也跟著起伏。唯有越了解自己身上的狀況,接受並尋求幫助,才有可能與它和平共存,心情才會越平順安定,對病情自然才會產生一定的效果。

延伸閱讀:忙碌讓人生病!學烏龜慢活養生:跟隨自己的節奏、只專注做一件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精神病嗎?

有病人一聽到醫生談到「自律神經失調」這個詞彙,回家上網查發現竟然又稱為「精神官能症」,問說這和電視劇中的「思覺失調症」是不是相同的疾病?醫學上的「精神科」,現在常稱為「心理科」或「身心科」,常見的重大精神疾病包括: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憂鬱症、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舊稱躁鬱症)等。

延伸閱讀:腦中聲音叫他快逃…他得思覺失調症8年 成功擺脫幻覺、創業當老闆

 

在電視劇或報導中所見的患有幻覺、幻聽或被害妄想的思覺失調患者,是大腦裡的功能運作、神經傳導和結構出現極大的障礙,在治療上會比較複雜;而包括思覺失調症在內的精神疾病,常常會有「缺乏病識感」、「分不清現實和想像」的狀況。

 

尤其在沒有病識感的情況下,病情不穩定時,面對照護自己的人,卻不存在有被照顧的感受,如果不積極就醫治療,病情持續惡化,可能造成自我、週遭的人或社會的傷害。經過正確的醫療處置,病情則能有效控制,病人也可以回到社會,正常社交、工作。

延伸閱讀:上班總是無法專注?其實你真正適合的工作是…

 

壓力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

精神官能症雖然也跟上述病症被歸屬在精神科的看診範疇裡但行為和正常人並不會有太大不同,對生活有自理能力,也多具有病識感和現實感。病患會有緊張、焦慮、鬱悶、煩躁、不安等心理症狀,主要是因為壓力而導致心理失衡,包括焦慮症、輕度恐慌症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在這類心理疾病中是最輕微的一種,因此, 我們不妨把它當作一個探索精神狀態的初期生理指標,最不需要的就是擔憂、害怕或抗拒,而是要認真找出潛在病因並積極改善。

 

◎ 本文摘自/《醫生說你根本就沒病:只是自律神經失調》王健宇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

 

相關文章
莫名疲倦、呼吸不順、長期頭暈…小心自律神經失調作怪!5招重整自律神經
20個日常情境自我檢測:你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候選人嗎?
為什麼冥想能趕走負面思緒?人是如何被催眠?答案都和它有關
全球2億6400萬人憂鬱症所苦 為何憂鬱症更要心理治療?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