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飲食」顧健康:韓柏檉傳授抗癌餐盤、營養師教你算食物份量
飲食是日常生活的大事,也是幸福與健康的源頭,但我們或許都曾抱怨:「這個也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究竟該怎麼吃才能最符合健康原則呢?
養成「正念飲食」觀念 身心健康都提升
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李飛鵬在「打造北醫雙和大學城」系列活動講座中指出,不妨養成「正念飲食」觀念,所有飲食都往好處想,只要把握入及出保持平衡的原則,身體自然會健健康康。
示意圖/TVBS
營養學界權威、前北醫大副校長謝明哲也強調,所謂的「健康」並不只是沒有生病或身體沒有異常而已,而是指身體、精神、智慧及社會等各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像是營養不均衡、速食品氾濫、運動不足、壓力等因素,都是日常生活中影響健康的潛在因素,長久以來很容易生病。
延伸閱讀:一顆葡萄乾帶你環遊全世界:練習活用五官的「正念體驗」
韓柏檉教授的親身體悟:抗癌餐盤5大項
飲食方面,北醫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教授韓柏檉以自己多年的抗癌經驗分享獨門「抗癌餐盤」──共有5大項,一是蔬菜水果和蔬菜蛋白,包括小扁豆、豌豆、長豆、豆腐等;二是香草和香料,包括薑黃、薄荷、百里香、迷迭香、大蒜等;三是油脂,包括橄欖油、芥菜籽油、亞麻籽油、Omega-3奶油;四是榖類,常見的有多穀類麵包、糙米、碎小麥等;五是動物蛋白,包括魚、有機肉類、Omega-3蛋、有機乳製品等。
他也引述1990到2015年、195個國家「膳食風險對健康的影響」,統計顯示民眾攝取不足的普遍有全穀類、蔬菜、堅果種子、奶類,攝取過量的則有鈉、紅肉、加工肉品、反式脂肪酸及含糖飲料,長期下來身體容易出現發炎反應。
當身體持續性反覆發炎,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就可能成為慢性疾病、癌症等大多數疾病的共同致病根源。因此,從正確飲食下手,可以逐漸將發炎體質調整成抗發炎體質,身體自然好。
延伸閱讀:身體發炎致百病! 8大抗發炎食物能預防
營養師教你「懶人計算法」 不怕食物吃過量
此外,民眾常會面臨滿桌食物、不知從何下筷的困擾,營養學博士吳映蓉提供「懶人計算法」,直接計算食物份量──以水果及全榖根莖類來說,一天所需的份數是體重除以10再乘以0.5;而每天蔬菜攝取需比水果多一份;豆蛋肉魚類份數則是體重除以10。
以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每天需攝取3份水果(每份約為2/3碗)、3份全榖根莖類(每份約為1平碗)、4份蔬菜(每份約為煮熟後的2/3碗)、6份豆蛋肉魚類(每份約為半個手掌大的魚肉、瘦肉或1顆蛋)。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