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沒老伴、沒孩子 晚年如何生活?做對6件事提高幸福感 遠離憂鬱、心血管疾病

郭庚儒 整理 2020/05/19 14:3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幾年後,「孤老」必須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以後,誰來照顧他們?所以,都需有獨力生活的準備。除了尋求專業的照顧與政府的救助外,一個人,沒老伴、沒孩子,也沒有照顧者,晚年如何生活?老年研究學者邱天助教你做對6件事,雖然孤老也能很幸福。

延伸閱讀:「素食者的雞精」啤酒酵母!維生素B群、蛋白質豐富 解便祕、養顏美容、增強體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❶及早準備

無論健康、經濟狀況如何,老年生活的準備永遠不嫌早。當有意識到自己晚年會是一個人時,有關財務規劃、生活起居、健康維護、醫療照顧、人際關係、社會參與,甚至情感的歸屬、心理的安頓,均需及早準備。

 

甚至,預先立好遺囑,最慢在邁入50歲以後,就要開始規畫,不要到60歲以後,才發現措手不及。

延伸閱讀:如果生命走到終點,你想要怎麼好好告別這個世界?

 

❷結交新朋,維繫老友

保持社會聯結有益於健康。研究顯示,無論健康行為或社會地位為何,最寂寞的老人在6年內之死亡率,是最不寂寞的老人的2倍。

 

參與越多社會活動,擁有更多朋友,做更多的事,可以讓身心都保持在積極的狀態,不但可以消除某些程度的寂寞,也是對付心血管疾病的最佳妙方。

 

當發現老友逐漸凋零,自己友誼圈越來越小的時候,有意的結交年輕輩的新朋友,不但讓自己重新充電,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自己的生活。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老年憂鬱救星!記憶衰退、情緒低落都沒困擾了

 

每天至少跟一個人面對面的接觸

人和人之間面對面的接觸,有助於讓自己保持正向的生活態度,免於憂鬱。不管生活狀況如何,花些時間,每天至少跟一個人接觸,不要「囚居式」的讓自己日復一日的孤單。

 

社會互動的珍貴,在於人和人之間的溫度。因此,不能只用電話、電子郵件、網路互動的方式,取代面對面的接觸。所謂遠親不如近鄰,每天與鄰居打個招呼,或定期聚會,都可讓自己免於孤單。

延伸閱讀:老年人常見「3D疾病」 失智症、譫妄、憂鬱症如何分辨?

 

指定代理人或緊急聯絡人

想想誰是你最信任的朋友或親戚,事先指定某個人,當有危機時,做為你的代理人或緊急聯絡人,並且請他定期的來看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這個人必須知道你的財產、保險、醫療狀況,以及其他當他想幫助你的時候,需要掌握的資料。而且,一定要在自己失去認知能力前,指定醫療處置的代理人。如果找不到可信任的親友,就必須找到具有專業證照的人士,如律師。

延伸閱讀:中年後保險怎麼規劃?專家:50歲後一定要買2種保險

 

選擇老人宜居的地方

獨居不能將自己閉鎖在家,更需要出外活動,況且老年更需要醫療資源,因此,儘可能遷居到交通方便的社區,住在一個適合走路的地方、挑一個購物方便、醫療便利、善待老人的城市,對獨居老人是很重要的選擇。

 

甚至,有些人會移居到物價低廉、陽光充足、空氣良好的國外地區,享受高品質的老年生活,例如巴拿馬、厄瓜多爾、馬爾他、馬來西亞、泰國等等,但必需克服當地語言、文化的障礙。

延伸閱讀:消除業障的方法!每天對自己說「4句話」,自我療癒圓滿因果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參與宗教活動

宗教信仰不只涉及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也是人際交往、心理支持的媒介。有宗教信仰的人,心靈有所歸屬,情緒比較平和安定。

 

老年人參與宗教活動,更可從中獲得生理機能的維持、心理知覺的調適、社會接觸的契機與心靈感知的體驗,繼而能夠重新架構出生命的意義,感知其神聖感與價值感,使得老年族群在晚年生活中,得以獲致平靜而富有意義的生活品質。

 

研究也顯示,定期上教堂、常常參與宗教活動的老人,比起那些不常參與者的死亡率低,幸福感也比較高。

延伸閱讀:心力是最強大的發射波!科學實證:唸《心經》可以驅邪避凶

 

◎ 本文摘自/《老是一種幸福:長年紀,也長智慧的八項思考》邱天助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熊戲」強健腎臟 排濕活血、預防衰老
哪天去醫院看病最好?醫師比較建議這2天
不只老年人會跌倒,8大易跌高危險群,你也中了嗎?
老年人有這種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大增11倍
老年人補冬不如運動!一次性的立冬進補當心變肥、三高、痛風發作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