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春天老覺得睡不飽 3招趕走春睏 曬太陽、有氧運動與多吃這類食物

曾金月 報導 2022/03/24 14:0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有沒有發現,最近早上醒來老覺得睡不夠、昏昏欲睡?很可能就是所謂的「春睏」。中醫師表示,春睏不是病,可能是血液體循環增加或體內濕氣重所致,可多做有氧運動排汗、多曬太陽及食用蔥、薑、蒜等辛溫來改善。

 

六福堂中醫診所在臉書發文分享,春睏是指春天時身體受到自然氣候的影響,產生的一種暫時性生理現象,是人體因應季節轉換而自然發生的調節反應。常見症狀包括:昏昏欲睡、精神難集中、胃口變差、大便稀軟、小便偏黃、肌肉痠痛緊繃、四肢無力及消化不良。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春天懶洋洋想睡覺,小心是中風前兆!營養師親授5招「緩解春睏又護心」

 

常見春睏2原因:

血液體循環增加

冬天時人體毛細血管會收縮,減少血流到末梢以降低熱量的喪失,春天時氣溫升高,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血液循環向身體周邊增加,相對地供給腦部的血流減少,容易產出現春睏的症狀。

 

體內濕氣重:

春天的天氣忽冷忽熱,濕氣比較旺盛,當人體陽氣不足時就會容易受到影響,運化水液的能變差,出現春睏的現象。當濕氣聚集在不同的部位,就會產生不同的春睏症狀,例如積在體表會形成水腫、在關節則會造成四肢痠痛、在腸胃道會導致腹瀉等問題。

看更多:明明每天睡滿8小時,卻還是很累?揪出慢性疲勞3大原凶

 

氣血生成慢易有春睏

中醫指出,春睏時間點通常集中於早上3至5點及早上9至11點。

 

3至5點為膀胱經運行的時間,膀胱經位於人體背部接受陽氣的位置,且上連至腦,若膀胱經的能量不足,腰背、肩膀的循環相對就會減慢,入腦的供量減少,就會出現春睏的現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早上9至11點為脾經運行的時間,脾掌管人體的水濕,當脾氣虛弱,又受到外濕影響,運行水濕的功能出現問題,造成濕氣滯留,就會讓人產生春睏的現象。

 

2種人最容易發生春睏

中醫師指出,素來貧血或脾胃稟賦虛弱的人最容易發生春睏。由於春天氣溫回升後,人體相對會加速血液的循環,一旦血液不足以因應需求,就會出現春睏的現象。

看更多:桑椹護眼,桑葉也有妙用!能改善虛胖及春睏疲倦

 

相較其他人,脾胃稟賦虛弱的人氣血生成較慢,因此血液中的含量較為不足,自然有懶洋洋的春睏反應,且原來的症狀和春睏的反應相像,所以產生春睏時,症狀便會加重、更加明顯。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春睏緩解3方法

1、多做有氧運動

能增加血液循環,提高腦部含氧量,讓汗能順暢排出,幫助祛除體內的濕氣。

 

2、多曬太陽

一周至少讓背部曬15至20分鐘的太陽,能增加身體的陽氣,祛除寒濕。

 

3、吃辛溫食物

可適量食用蔥、薑、蒜、辣椒等,由此類食物來祛濕,促進血液循環。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翻攝自六福堂中醫診所‧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六福堂中醫診所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