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就是最好的藥!中醫教你認識食物「陰陽五行」 改善失衡的體重、慢性病
飲食為維護健康與獲取營養的物質基礎,以中醫角度來看,合理的膳食能達到五臟調和、氣血充盈、防病健身的作用。
藥食同源 「四性五味」區分食物效能
中醫理論認為藥食同源,也就是說食物與中藥一樣具有其各別性味歸經的特性,如果在正確的中醫體質辨證與辨病基礎上,能配合選擇食用具相對應體質的食物,不但可提供平日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而且對體重的控制及肥胖所引發的相關慢性疾病的治療,均能和藥物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延伸閱讀:「五行問答」看出你的健康弱點!別讓身體失調 一篇看懂你該吃什麼
食物的「性味」是根據食物進入人體後身體的感覺與其應答反應出的特徵,經過反復驗證後歸納出的規律總結,也是食物能產生功效的原因之一;其中食物的四性(寒、熱、溫、涼)是源自於中醫的「陰陽理論」,而五味(辛、酸、甘、苦、鹹)則是來自中醫的「五行理論」,兩者都是食物效能的分類方法。
食物寒熱溫涼 抑制或促進新陳代謝
舉例來說,在中醫學「寒」是屬於「陰」的 範疇,代表事物的寒冷、抑制等特徵,因此,寒性食物可達到降低機體整體或局部溫度的效果,具有減低活力、興奮性和抑制整體功能的作用,也就是有清熱、瀉火的功效。
反之,「熱」就屬於「陽」的範疇,代表事物的溫熱、興奮等特徵,所以熱性食物就有升高機體整體或局部溫度的效果,具有增加機體活力、提升興奮性或整體功能的作用,可以達到溫陽、散寒的功效。而涼、溫則是寒熱程度上的等級差異。
延伸閱讀:天氣冷颼颼該吃麻油雞嗎?6種人不太適合
由上可知,利用食物四性的特色,可以對人體新陳代謝的促進或抑制產生影響。因此對一位體質偏向虛寒或寒濕的減重患者,平常的飲食攝取宜多選擇屬性偏向溫熱性質的食物,如花椒、肉桂、韭菜等,才能同時糾正其偏寒的體質,並提升身體代謝力,有助於協助脂肪燃燒。
酸味食物助消化、苦味食物清熱祛濕
同樣的,五味中「辛」味食物能夠行氣、溫暖身體、發汗,像蔥白、生薑、茴香等,可用於有代謝不良,汗出不暢者;「甘」味食物能夠緩解緊張,有緩和及補益的作用,如甘草、蜂蜜等,可用於偏體虛者;「酸」味食物則可使氣收斂,具止汗、止瀉或幫助消食化滯的功效,如烏梅、石榴皮、山楂等,可用於虛汗不止或消化功能不佳者。
延伸閱讀:吃醋有益健康!醋要邊煮邊放還是起鍋再放?原來很多人都做錯
而「苦」味的食物則具有瀉下、燥濕的功能,可減少體內濕氣和熱氣的聚集,如決明子、苦瓜等,故適用於熱性體質者;「鹹」味食物則是有潤下、散結的作用,如海帶、海蜇皮等,可用於便秘或有皮膚腫塊者。
延伸閱讀:大多數人鹽都放錯時機! 日料理達人教你只用鹽就能讓食物變美味
所以臨床對一位體質壯實,平常容易便秘,血壓或膽固醇偏高,有口臭,口乾,舌苔黃厚,脈象滑弦數的減重病患,建議平常可多攝取具清熱通便,纖維質較高,性味偏苦寒(涼)的食物,如芹菜、黑木耳或決明子茶等,以糾正體內偏熱的病態。
延伸閱讀:清腸、減肥、防血管硬化!黑木耳好處多 有禁忌別吃錯
因此,瞭解及善用對應屬性的日常食物對糾正失衡的體質及體重的控制,可發揮相輔相成,事半功倍的療效喔!
◎ 撰文/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林佳瑜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一張表秒懂食物是熱寒性 排熱專家教你排熱治病
吃對顏色不怕冷! 6個聰明選食法 幫你驅趕寒涼
10個胃痛9個寒 常吃這種調味料能保胃
大蒜和紅棗同食容易頭痛?吃藥膳補藥時千萬不能配這些蔬菜